第670章 当皇帝不容易啊(第二更,求订阅)(1 / 2)

南京十王府。

因为大明的王爷成年后都要去封地就藩,如果每位王爷都建座府邸有点浪费土地,所以尊循着旧例,乾圣朝也在南京建造了十王府。

两年前,平王朱慈烺、定王朱慈炯、永王朱慈炤抵达南京后,就住在十王府内,等待着就国。按照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规则,除太子外,皇帝诸子十岁封亲王,二十岁就藩出任藩王。

这三位孝烈皇帝之后,第一个要就国的,就是平王朱慈烺。按年龄,乾圣四年,他就应该就国了,但因为种种原因,一直拖到了现在。

甚至直到现在,朝野还有争论,是如其所愿,效仿唐王的例子,封建海外,还是和其它的藩王一样,封藩内地?

甚至直到蔡方炳来到十王府里的时候,心里还在念叨着这个问题。不过,这一切都和他没有丝毫关系,可等到他见到平王后,心思立即发生了变化。

“什么?修铁路?”

“对,就是修铁路,蔡大人请看。”

朱慈烺摊开一张地图。

“陛下已经下旨许本王就国,封建“平国”,你看,平国就在这里,虽说是沿海立国,但往内陆却有数千里沃土,土民不下数百万……”

手指着地图上的平国,朱慈烺说道。

“孤的平国与蛮夷大国比邻而处,想要守住平国,就非得修铁路不可,孤年初在国子监听过蔡大人的讲课,修筑铁路,再辅以铁甲列车,北边可靖……”

铁甲列车!

那是蔡方炳在国子监讲课时提到的一个构想,其实说白了,就是给火车蒙上一层铁甲,在车上架上大炮、火枪,如此一来,火车就变成了刀枪不入的战车,当然,这个战车离不开铁路,也正因如此,才没有被人接受。

可作为旁听者的朱慈烺却一直记着这个“铁甲列车”,甚至在他看来,这甚至可以成为平国“立国的根本”。

“铁甲列车?王爷要修铁路?”

盯着地图上的平国,惊讶于陛下封建平王的同时,更让蔡方炳难以相信的是平王居然要修铁路。

难道平王就不怕因此惹火烧身吗?

“不仅仅是孤要修,这也是陛下的意愿。”

陛下的意愿!

授意朱慈烺修铁路,还真是朱国强的意愿,其实,早在朱慈烺上书请求封藩海外的那天起,朱国强就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。

思来想去,最后还是选择了印度。

东南亚太近了点。既然要封,就把朱慈烺封的远远的,有了他开这个头,将来才好把其它的王爷全都丢到印度去。

得印度者得到天下……不一定,但是封建印度后,大明的负担确实可以大幅度的减少。

况且,封过去十几个王爷,甚至几十个王爷,有那么多王爷在那里造福印度人民,至少可以保证一点——大明的邻居里不会出现一个大国不是。

历史上,印度可以养活了上百个土邦王公,那些土邦王公一个个的可都是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,他们横征暴敛,他们恣意搜刮王国的财富,满足个人穷奢极欲的生活,而对臣民们的生计漠然视。

可即便是如此,他们的统治仍然是稳固的,如果没有印度政府对他们的打击,那些王公们穷奢极欲的生活,不但可以维持到二十一世纪,甚至网络上的中东土豪会变成“印度土王”,估计度娘的吧里,也会多一个“土王吧”,网友们各种羡慕。

印度人民好啊!

最适合别人在那作威作福了。

为了印度人民的福祉,就勉为其难,派一群王爷过去,教化他们吧!

这件事最难的不是怎么征服印度,而是怎么让那些个王爷主动的站出来去造福印度人民。

那怕就是现在有唐国的例子搁在那,那些谨慎小心了多少代人的王爷们,也不一定敢主动要求移藩。

“朕也难办啊!”

放下手中的折子,朱国强颇有些无奈的对陈长庚说道。

“要是按朕的意思,就把他们全都丢到印度去,这几年,咱们在印度那边也建了几十个贸易站,丢到那,让他们自己开疆拓土去,省得在大明祸害自己的百姓,可朕要是这么做了,朕是什么人?薄情寡意!”

做为一个独君,朱国强当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那些王爷都丢得远远的,可他不能,就像朱老四登基后,也不能直接削藩一样,只能慢慢的去削,不是他不想,而不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