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韬一直在筹划一个专门研究中医理论的机构,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,像宋思辰窦方刚这些中医泰斗,他们虽然行医经验丰富,但在理论的研究上,还是不及年轻人活跃,不具备创新的意识。
苏韬也曾想过让凌玉来扛起这个责任,但凌玉还很年轻,担任研究所的所长,始终觉得压住了她的朝气。
廖华实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人选,但他虽然现在名义上是中医宗门的总盟主,名气很响,地位很高,但在医术的硬实力上,还是太过中庸,比之赵德风等老牌大医还是欠缺了火候。
当姚羽被北派中医推出来之后,苏韬安排人调查了姚羽的人品、性格、医术,以及他对中医学派理论的研究,最终确定他是自己最合适的人选。
“羽兄,你认为中医的未来,是单靠发展中医门店,或者开设中成药工厂,就能解决的吗?”苏韬问道。
姚羽若有所思,“短时间内可以形成一定的财富收益,但长远来看,总会遇到瓶颈。”
“你认为突破瓶颈的关键问题在哪里?”苏韬问道。
“想要加大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研究。”姚羽恍然大悟,“你的意思是,成立岐黄研究所,是为了专门对顶端中医理论进行研究?”
苏韬暗忖姚羽果然大智若愚,“中医为何有千人千医的说法?是因为不同的环境,不同的地域,不同的性格,都会造成药方不一样。我们现在的大夫跟很多年前开方已经不一样,药材药效降低,气候的改变,使得药材配伍也随之改变。但改变的过程中当中,一定是有规律的。高明的中医,可以根据自己常年积累的经验对药材进行调整,但底层的中医,他们还是根据经典医书进行配药。因此我们需要一批人,专心研究中医和中药的规律,编制一本适合现代行医或者就医的教材。”
姚羽奇怪地望着苏韬,苦笑道:“你难道不怕我存有私心吗?我隶属于北派中医,偏向于火神派的研究,你就不怕我在教材中掺杂私货?”
苏韬哑然失笑:“如果火神派能够给患者带来实际的效果,就是掺杂一些私货,又有什么关系呢?”
姚羽微微一愣,叹气道:“我狭隘了,你虽然是宋老和窦老的关门弟子,但你严格意义上算是杂家,对中医七大门都有研究和涉猎。”
苏韬惊讶地望着姚羽,旋即反应过来,他曾经看过自己医治四十名患者的医案,虽然自己掩饰得很好,但有些辅药的细节还是会透露出来。
苏韬笑道:“能看出来,说明你不仅是深谙火神派。其实从发展中医的角度来看,火神派对现代中医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。火神派比起滋阴派,用药刚猛,因此效果会很明显。至于现在的滋阴派,很多大夫都走入误区。他们有时候用药太过温和,甚至于没有效果,看上去对患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,但其实久而久之,对中医的口碑也是影响很大的。”
火神派虽然重用附子,但效果明显,患者很快能有反应,便认可中医治疗;而滋阴派用药比较温和,很多患者吃了大量药物,却没有明显改善,因此便得出中医无用的结论。
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中医存在的问题。
在西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大夫,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,或者增加医院的收入,会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,故意使用剂量和效果比较轻的药物,一方面药物轻了,患者不会有不良反应,另一方面,患者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,能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。
滋阴派因此也受到不少质疑,虽说这几年派系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,但在实际医治过程,还是有欠缺,比起火神派立竿见影,很难彻底地征服患者。
苏韬在治疗某些急症的患者时,其实采用的是火神派的医理,利用扶阳的方法,可以让患者的治疗周期缩短。
姚羽见苏韬看得很明白,感慨道:“行,其他的话,我也不多说了。我愿意尝试担起这个责任。”
苏韬伸出手与姚羽相握,笑道:“谢谢羽兄的理解。不过,我还有一个提议,今年的国医专家审核,还请你过去报名一下。”
姚羽微微一愣,他对这些虚名向来不太在意,旋即立即苏韬的意思,自嘲道:“想要担任岐黄研究所的所长,的确是要有一些硬实力。请你放心吧,我会积极筹备此事。不过,国医专家不是那么好加入的吧?”
“以你的实力,绝对没有问题。”苏韬笑着鼓励道。
作为对手,苏韬知道姚羽的实力有多么深厚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
若是将苏韬、凌玉、姚羽三人放在一起排名,还真难说谁是第一,谁是二三。
苏韬跟姚羽相处,总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。世界上有那种坏到极致的恶人,也有那种恬淡如水的君子,姚羽配得上君子的称号。
至于苏韬对自己也有定位,他自己其实是一个“奸人”或者说“贱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