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8.第六十八章:贺喜(2 / 2)

科举官途 参果宝 2412 字 2个月前

林大牛跪在人群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鸿沟般的差距,这就是考中了功名的人,见官不跪、听说举人都是可以去做官的了!想到刚刚自己对林清还说那样的话,心里就忍不住有些忐忑,原本仗着自己是林清的长辈,觉得就算中了秀才这家里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,此刻却是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,再也不敢置喙半句。

“乡亲们快起来吧!”孙知县忙让人都起来,然后对着林清说道:“林解元果然一表人才,名不虚传!以后前途不可限量!”孙县令忍不住感叹了一句,早就听说这林清才十五岁,就中了解元,师从江南文坛的泰山北斗杨致知,在鹿鸣宴上还和座师江大人相谈甚欢!想他祖上也出过一位知府,后来落寞了,好不容易自己汲汲营营考中了一个同进士,外放做了知县,已经觉得自己算是不错。可和眼前这位少年英才相比,自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!

别看现在他还是举人,说不好明年会试就中了进士,转头就混的比他还好也未可知!这也是为什么孙县令一听到林清中了解元后,就立即动身亲自前来祝贺的原因。

孙县令拍拍手,命那抬匾额的两人上前,只见一块长五尺,宽两尺的木板被红绸布盖着,应该就是刚刚那名衙役口中说的解元匾额。

“林解元,还请亲手揭开这红布绸。”

林清走到匾额前,揭开红绸,只见匾额上写着大大两个字“解元”,然后右边写着小字“子丑年八月”,左边写着“解元林清”。这块匾额承载了读书人太多的梦想,也承载了林清这近十年来日日夜夜的苦读不辍。林清一一抚摸过上面的字,心里也有了一丝激动,高声对墨竹道:”墨竹,将匾额收下,稍后挂于正堂!“

再次谢过孙知县后,孙知县也看出来这次的匾额算是送到了林清的心坎里,从怀中又掏出一个钱袋子递给林清,朗声道:“这里一共八十两银子!三十五两是朝廷给的牌坊银,到时候命你们村的工匠在村口设立解元牌坊,以后凡过路者见此牌坊,下马下轿,以示尊崇!另四十五两银子,为康宁县县衙所赠,望林解元再接再厉,金榜题名!”

俗话说穷秀才,富举人。这只要做了举人,就没有一个说穷的。孙知县也知道以林清现在的地位,自然看不上这区区八十两银子,可是若能当众宣布出来,就是给林清造势,让村里其他人不管是长辈还是以前的亲友,都不能再把林清当过去的林清看。

这是一个讲究尊卑礼法的世界,但是人又是有惯性思维的生物,一下子的转变会让很多人都不适应。林清成了举人,能量更大了,很多相熟之人说不定会仗着过去的一些情谊,拿很多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来相求。与其林清到时候再和别人一一说明,得罪了亲友,倒不如一开始就立好威、树好规矩,让人打心底里明白,林清现在已经是能和知县老爷平起平坐的人了!

孙县令也不过刚刚在官场上混了没几年,就已经是如同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一般,所做之事最大程度地博得了林清的好感,让林清事后回想起来,也不得不服!

孙县令见目的达到,也不过在林家喝了一杯茶,就起身告辞,走的时候还特特叮嘱林清,有什么为难之事尽可以到县衙来找他。林清把这个当做客套之言,一路寒暄着将人送了出去。

待看热闹的人都散尽了,林家众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,刘氏让孙媳妇去给林清下一碗面条过来,并且叮嘱道:“要卧两只荷包蛋啊!油不要放太大,我乖孙喜欢吃清淡点的!”

张氏起身想自己去厨房,却被刘氏按了下来:“你不忙!慧娘的手艺好着呢!咱娘几个还是先想想,咱清儿中了解元,肯定是要摆流水席的,到时候咱席面上上点什么菜为好?”

张氏一听是这个事情,倒也跟着王氏、李氏坐了下来,几个女人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了起来。

林老汉也是乐的猛抽了一口旱烟,一拍桌子道:“这回咱必须到里长那边商量一番,这么大的喜事,可是要开宗祠禀告先祖的啊!”

开宗祠?这未免有些太兴师动众了吧?林清知道,这村里开宗祠可是只有每年过年时候的一次,到时候所有林姓男子都要去宗祠祭拜先祖,可没有为了单个人开一次宗祠的先例。

还没等林清拒绝,林二牛和林三牛却是满脸赞同:“对!其实上次清儿考中秀才,我就想说要不要开一次宗祠。不过我看里长没提就算了。这次可一定要开!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!一定要开宗祠禀告老祖宗,感谢老祖宗在天保佑啊!”

说完他们几个也开始讨论起到时候要怎么去和里长说,开宗祠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,完全忘记了之前他们还在处理另外一件事。

眼看着好像所有人都忘记了在还在柴房里关着的戴娇娘,林大牛忍了友忍,不敢对林老汉说,只能颤颤巍巍地走到刘氏跟前,小声道:“娘,这,这戴氏还在柴房里关着,柴房地上凉,她还怀着身子,您说是不是”